一、拿货渠道不同的选款
1、从批发市场拿货(一件代发也算):
首先需要你内心足够清楚你要做的究竟是那种风格的产品,其次要求你有一定的选品眼光,最后经过洽谈选择与性价比高的,能长期稳定供货的档口达成合作,不要卖到一半说没货了,那你投入的都打水漂了!
当然,不管是标品还是非标,都需要主观臆测和通过数据测试后,选出1-2款产品进行主推,为店铺打开精准流量入口,抢占开年后的流量资源,后期多上点产品带动小爆款模式(小商家200单,大商家22000单视为小爆款),特别是对家居类目来说,这个很适用,后期配合点车,效果是还不错的!
2、与工厂合作生产:
不想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,就需要你做好设计与生产之间的配合,严把产品质量关,并深入研究定价策略为后续的推广操作留有足够的利润空间(疫情之下,除非成熟模式,要么不建议再找工厂订货模式)。
设计不能脱离店铺的受众人群特性来做,不然无法得到好的效果反馈。标品影响倒是不大,正常通过淘客、老客户唤醒做活动拉升就好,找工厂要订单就成,非标的话春款一般情况下是从12月初开始做设计做拍摄,如果之前没做好基础的话,节点已经跟不上了,那么我建议是直接去研究夏款就好,避开春款的竞争,提前布局就好,抢6.18
二、根据流量方向的选款
1、爆款
爆款的跟款要根据店铺的层级进行评估,如果是一二三层级,可以考虑放弃跟款,而如果是四层级以上,由于市场份额大,可以选择爆款的跟款。
2、行业流量大的子类目款
很多时候流量的缺失是由于在一级和二级大流量的类目下,我们的产品是缺失的,我们要知道方向大于努力,也大于方法。
3、标品非标品流量池缺失款
标品缺乏猜你喜欢流量,那么商家需要跳出思维定式。例如医疗器械类目很难获取猜你喜欢流量,那么我们可以跳出原有的视觉思维,参考戴森、汤臣倍健等跨行业前100的品牌。
4、利润方向
包括解决特定人群需求款、蓝海款、高利润产品的选择。
5、细分属性补充款
我们要系统化地整理细分属性补充款。例如,我们可以发现文胸市场已经发生变化,整个市场的小胸人群比例不断扩大,更多女性选择Uber,提倡小胸主义。店铺可以有不同的单品,只有统一的定位就可以。
6、增加店铺定位关联产品
商家应该去思考如何增加关联性的产品,确定店铺定位,从而实现店铺粉丝的聚焦。例如打造95后厨娘的主题,ABC三款产品都服务厨房场景,可以属于置物架类目,也可以是调味瓶,这种情况下,主题并不会乱。因为爱好做饭的消费者会愿意成为店铺的粉丝,所以我们抓的是一类人,而不是同一类目和同一款式。
7、种草款
年轻人喜欢IP,中小商家虽然无法投资IP联名,但可以先从配色等做起,作为选品的方向。
三、数据化选款
1、行业品类分析指数
蛋糕指数=交易指数/有效卖家数。较高的蛋糕指数代表交易额的蓝海,低较低的蛋糕指数是交易额的红海。
竞争指数=订单指数/有效卖家数。竞争指数越高的市场,代表销量的蓝海,越容易提高销量。
2、搜索词数据
利用搜索词选款,商家应该关注两个指标的应用。首先,支付转化率。很多商家忽略了一点,高支付转化率代表这个行业已经做得非常成熟,当我们选品时,应该选择支付转化率低且搜索流量大的词,因为它代表这样的行业有需求,不转化,原因往往是这个行业做得不够成熟,竞争对手并不多。其次,竞争度。竞争度=搜索人气/在线商品数,竞争度越大,市场竞争越小。